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二、中暑的临床表现?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一般以单一类型出现,亦可混合型出现。
1.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常在41℃以上,可达43℃。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2.热痉挛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肌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尤以腓肠肌更为明显。痉挛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神志清楚,体温一般正常。3.热衰竭 一般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心悸、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脸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三、如何防范之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合理布置热源,如尽量将热源布置在车间外面或者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的下风侧。
2.隔热:采用比热大的水或者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以达到吸收或者隔热的目的。
3.通风降温:采取自然通风或者机械通风等使车间空气流动进行通风降温。
四、如何防范之保健措施
1.供给足量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清凉饮料、含盐饮料,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和钙。
2.合理安排作息,加强轮换作业,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3.加强个体防护,配备高温防护服、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并准备毛巾、风油精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
4.加强医疗预防,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排除职业禁忌症:①未控制的高血压;②慢性肾炎;③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④未控制的糖尿病;⑤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⑥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