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概况 疾控信息 疾病防制 职业卫生 卫生检验 健康教育 党建工作
全文检索:
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
  发布时间:16-07-26 被阅览数: 次 来源: 办公室  
 

  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唯一有效武器,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传播和流行的最关健措施,我国于1973年开始研究乙肝疫苗,1985年,乙肝血源疫苗正式使用,但由于血源性乙肝疫苗来源于健康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浆而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血源来源受限制;2、生产及检定难度大;3、采血浆时存在污染环境,感染工作人员及献血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4、疫苗可能存在其它潜在的致病因子。 2000年起,我国停止止使用血源性乙肝疫苗,目前我国主要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及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他们都是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具有生产步骤简单、疫苗纯度高、无致病因子、无外源病毒、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 生儿 ,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 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程序现大多采用0163针间隔接种法,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免疫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儿童一般接种10ug,成人接种剂量有10 ug20 ug60 ug;而CHO乙肝疫苗免疫源性低于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故每次接种剂量不同,儿童每次接种10 ug,成人每次接种20 ug。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越早越好,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HBIG,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注射乙肝疫苗是促使我们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从而对乙病毒有免疫力,但这种抗体却不能终生存在,因此一般需每3-5年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观察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如抗体滴度水平低则需加强免疫。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部分人个体原因,接种疫苗后可能不会产生抗体,或是抗体持续时间不长,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 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免疫禁忌: 

   1、对甲醛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有接种含乙肝疫苗成份过敏史者。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WWW.JXGZC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4002110号-1
通讯地址:赣州市章江北大道6号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致电:0797-8158705 邮编:341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