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概况 疾控信息 疾病防制 职业卫生 卫生检验 健康教育 党建工作
全文检索:
冬日降临,谨防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1-12-21 被阅览数: 次 来源: 办公室  
 

  冬季是职业性中毒事故的高发季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生产过程中,一些企业的作业场所门窗紧闭、车间通风措施未落实,致使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给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埋下了隐患。为避免悲剧发生,存在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的企业和作业人员应加强冬季安全防护。 

  一、职业性中毒发生的原因分析

  1.为防风防寒,紧闭门窗作业。

  2.生产淡季,订单量少,为降低生产成本,车间未启动通风排风设施,导致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3.临近年底,突击生产,组织人员加班加点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化学品容器未密闭存放或使用后未及时盖好盖子。

  4.天气寒冷,作业人员完成工作后,洗澡、洗手和换洗衣物的频率低,有毒物质通过污染皮肤或衣物进入人体。

  5.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未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二、什么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窒息。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法定职业病的一种。

  三、哪些岗位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氨、丙酮、光气、甲醇等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进行作业。

  四、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症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CO)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亦可有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   

  轻度中毒:剧烈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有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10%。  

  中度中毒:意识障碍表现为浅度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30%。    

  重度中毒:脑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50%。    迟发脑病:经过“假愈期”,又出现神经及意识障碍,椎体外系神经障碍,如帕金森氏综合征表现;椎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

  五、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处理原则 

  (一)治疗原则1.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

2.及时进行急救与治疗a)轻度中毒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及对症治疗;b)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治疗,有条件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重度中毒者视病情应给予消除脑水肿、促进脑血液循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及镇痉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及预防迟发脑病。
3.对迟发性脑病者,可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与其他对症与支持治疗。
(二)其他处理1.轻度中毒者经治愈后仍可从事原工作。
2.中度中毒者经治疗恢复后,应暂时脱离一氧化碳作业并定期复查,观察2个月如无退发脑病出现,仍可从事原工作。
3.重度中毒及出现迟发脑病者,虽经治疗恢复,皆应调离一氧化碳作业。
4.因重度重度或迟发性脑病治疗半年仍遗留恢复不全的器质性神经损害时,应永远调离接触一氧化碳及其他神经毒物的作业,视病情安排治疗和休息。

  六、如何防范职业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1.应定期检修设备、排查隐患,防止煤气发生炉及管线泄漏。加强设备密闭和作业场所通风,在易产生一氧化碳的车间配备相关报警设备。 

  2.企业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普及自救和互救知识。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作业时,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3.有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严重贫血的人员及年龄较大的人员,不要在易产生一氧化碳的岗位上作业。 

  4.采用煤炉取暖的作业场所值班人员,需警惕一氧化碳聚积引发中毒,夜间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要求取暖。 

  5.救援人员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时,应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携带一氧化碳报警器,穿上防护服。 

  6.发现作业人员中毒后,应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其衣领,使其保持呼吸畅通,并注意保暖。有条件的应尽早给予吸氧。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将中毒人员迅速转送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供稿:职业卫生科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WWW.JXGZC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讯地址:赣州市章江北大道6号 邮编:341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赣ICP备140021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