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概况 疾控信息 疾病防制 职业卫生 卫生检验 健康教育 党建工作
全文检索:
布病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2020-05-13 被阅览数: 次 来源: 办公室  
 

  当前为布病流行季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会经常接触家畜的人群,要注意预防。

  1、什么是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又称波状热,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动物源性)的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上报和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染病的羊、牛、猪、狗等动物或动物制品而被感染。

  2、人感染布病会有哪些症状?

  人患布病后,症状主要有发热、多汗、乏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等,部分病人可有睾丸炎、输卵管炎等生殖系统炎症。发病后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如不及时治疗,易转为慢性,反复发作,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

  3、布病的发生与分布特点?

  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家畜产子季节较多发,牧区发病率高于农区。人群普遍易感,但人患本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场饲养员、屠宰工、皮毛加工人员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4、布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菌的宿主,与人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人和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5、布病是怎样传播的?

  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身带菌,从乳汁、粪便和尿液中排出病原菌,特别当动物流产时,会排出大量病原菌,污染草场、畜舍、饮水、饲料。人或易感动物接触到以上污染物,主要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

  ①经皮肤伤口和黏膜: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防护,可经皮肤微小伤口或眼结膜感染布鲁氏菌;

  ②经消化道: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如生乳、奶制品及未熟的肉或内脏而被感染;

  ③经呼吸道:布鲁氏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一般来说,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通过呼吸道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更大。此外,屠宰场和肉类包装员工也可通过此途径接触到这种细菌,并最终被感染。

  这三种途径中的两种或三种在布病流行区可同时发生。

  6、如何预防感染?

  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在8℃条件下,布鲁氏菌在牛奶中可存活2天,在冻肉中可存活3周,在山羊奶酪中可存活长达3个月。在潮湿的土壤里,动物排泄物中的布鲁氏菌可存活超过40天。布鲁氏菌对热、电离辐射、常用的消毒剂及巴氏消毒法均敏感,容易被杀死。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有:

  ①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畜间布病最效、最彻底的方法。免疫要年年坚持,而且免疫率要高,不能出现空白。

  ②引进牛羊时,一定要搞好检疫,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如果牛羊已经得了布病,就要及时进行淘汰、屠宰。并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净化。打扫牛羊圈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尘。

  ③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牛、羊流产的胎儿、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带上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④皮毛和屠宰病畜所污染的场所,也应严格消毒: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⑤对布病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也要进行消毒。病人的碗筷,也要用开水煮沸消毒。

  ⑥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或者巴氏消毒后饮用。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

  ⑦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传染布病。所以,抹布也要有两块,一块擦生肉刀案,一块擦熟肉刀案。

  ⑧对接触羊、牛、猪等牲畜及其制品的人员,尤其是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手套、口罩和帽子,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随穿随脱,定时消毒。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7、治疗布病的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治疗布病的方案是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口服治疗。其他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链霉素及磺胺等。治疗方案还因临床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神经型布鲁菌病,头孢曲松为主要治疗药物之一。持续用药6-8周为一个疗程,必要时也可以重复治疗2-3个疗程。

  8、出现了疑似布病症状怎么办?

  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医生提供牛、羊等接触史,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布鲁氏菌咨询或检测,如确诊为布病后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全程治疗。如不及时治疗或未全程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转为慢性后很难治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WWW.JXGZC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4002110号-1
通讯地址:赣州市章江北大道6号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致电:0797-8158705 邮编:341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